“两高”为民营企业家撑腰 将大力纠正涉产权冤假错案
最高法:要审慎适用强制措施,禁止超范围查封扣押冻结涉案财物,坚决防止将经济纠纷当作犯罪处理,坚决防止将民事责任变为刑事责任,让企业家专心创业、放心投资、安心经营。
最高检:在司法办案中对国企民企、内资外资、大中小微企业落实好“平等”二字。要做到三个“区分”,严格区分正当融资与非法集资、区分产权纠纷与恶意侵占,以及区分个人财产与企业法人财产等界限。
一系列提法大大增强了民营企业家的安全感。
张文中案:2009年3月,物美集团创始人张文中被以诈骗罪、单位行贿罪、挪用资金罪判处有期徒刑12年,2018年5月再审改判无罪。这成为人民法院落实党中央产权保护和企业家合法权益保护政策的一个标杆案件。
平反冤错案件,,是司法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的一个鲜明标志,尤其在这两年,随着对民营企业家和产权保护的制度性保障明显升温,一系列过去的冤错疑案纷纷进入司法人员的视野。
今天,最高法院副院长江必新首次亮相全国两会“部长通道”,他表示今年将加大力度纠正涉及产权的冤错案件,重点关注涉及民营企业家的合同诈骗案、挪用侵占资金罪案件,异地创业、异地投资等存在诉讼“主客场”的案件和因规划调整、政策变化、领导更换而发生的案件。
江必新说,在判断纠正冤错案件时,要坚持罪行法定原则,凡是刑事法律没有规定为犯罪的,一律不得作为犯罪追究。要坚持疑罪从无的原则,凡属于证据不足、事实不清的案件,一律以无罪处理。要坚持证据裁判原则,严格实行非法证据排除规则,证据不足的不能认定为犯罪。
“一个典型案例,胜过一沓文件。”全国政协委员、河北省工商联主席刘劲松说,“张文中案”平反在社会上反响非常大,对于保护企业家的合法权益有相当积极的示范作用,激励了民营企业家的信心,说明法律在为民营企业家保驾护航。
让法律真正成为民营企业家护身符